古代最“啰嗦”的一首春诗

古代最“啰嗦”的一首春诗

诗词最重炼字,而炼字则多有忌讳,譬如所谓的“同字相范”就是说作诗炼字时忌讳重复运用同一个字,尤其是格律诗,禁忌犹重。但这仅是一般来说,技艺高超的诗人反而能利用“同字”和“叠字”来到达别致的艺术效果。


运用叠字的诗词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李清照《声声慢》“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”就是利用叠字既增强了乐律感,又提高了抒情性,读来余味无穷。唐诗中也不乏运用“同字”的佳作,如杜甫的“桃花细逐杨花落,黄鸟时兼白鸟飞”。



历代诗词中运用“同字”的不在少数,但大多都是一句或两句内运用同字以到达重复咏叹的效果,而一整篇诗词运用大量“同字”的则较为少见。下面这首诗就是整篇运用“同字”,一个“春”字竟然重复了二十三遍:



春日


南梁·梁元帝萧绎


春还春节美,春日春风过。


春心日日异,春心处处多。


处处春芳动,日日春禽变。


春意春已繁,春人春不见。


不见怀春人,徒望春色新。


春愁春自结,春结谁能申。


欲道春园趣,复忆春时人。


春人竟安在,空爽上春期。


独念春花落,还似昔春时。


"



“春节”、“春日”、“春风”、“春心”、“春心”、“春芳”、“春禽”、“春意”、“春人”、“春色”、“春愁”、“春结”、“春趣”、“春期”、“春花”、“春时”……春之种种,竟一气道尽。短短十八句,共九十字,就用了二十三个“春”字。不仅如此,诗中“日日”、“处处”、“不见”、“春人”等词竟也重复运用,作诗遣词造句能至于此,真实令人读罢不敢再思“春”!


这首诗虽说重复吟咏“春”字以到达强调和烘托的效果,但如此堆垛颇为繁琐啰嗦,真实算不得上乘佳作。五代时词人欧阳炯便模仿这首诗写了一首词:



"


清平乐


五代·欧阳炯


春来阶砌,


春雨如丝细。


春地满飘红杏蒂,


春燕舞随风势。


春幡细缕春缯,


春闺一点春灯。


自是春心撩乱,


非干春梦无凭。


"


欧阳炯这首词也是运用“同字”,一连运用了十个“春”字,立意突出伤春之情,相比之下就比梁元帝的《春日》简练明快许多,也颇有余味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www.kyedu.net/zhishi/229.html

热门诗词

热门名句

朝代诗人

热门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