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李白那么多诗,很多人却偏偏抓着这首诗不放?
-
《静夜思》
唐·李白
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
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土。
这首小诗在我国的知名度和传唱度,就跟李白这个姓名相同,可谓众所周知、家喻户晓。乃至有些人或许不知道李白,却能面对天空的一轮皓月,吟出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土。”
但是咱们在课本里学到的这个版别很或许并不是李白的原诗。有学者提出,《静夜思》四句诗,至少有50种不同版别,而且你很难知道哪一种抄本更接近李白的原诗,“举头望明月”版别是在明代才确认下来的。
尽管50种或许有点夸大,但今日撒播的一般有两个版别。
其一便是被选入教材,咱们所熟知的出自《唐诗三百首》的版别:
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土。”
还有一个版别是宋代版别,载于宋蜀刻本《李太白文集》(卷六):
“床前看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山月,低头思故土。”
由于这些诗都是后人收拾编录的,所以很难确认哪个更贴近李白的本来版别,也或许后人在编录时为了传播而特意改写了部分内容,也未可知。
尽管争议不断,但一般来说还是以《唐诗三百首》收录为准。
然而关于这首诗,争议最大的还不是版别问题,而是“床前明月光”的“床”究竟是个什么东西?
为什么会有这个争议,由于有人说前后矛盾,假如是床前,屋内地上怎么或许会有霜?所以,“床”是什么,成为了这首诗最大的争议。
有观点说“床”是指井栏,由于古代井栏又名银床。这种说法在诗里的确也常见:“冰簟银床梦不成,碧天如水夜云轻。”出自温庭筠的《瑶瑟怨》;“不收金弹抛林外,却惜银床在井头。”出自李商隐的《富平少侯》。但是能够发现这些诗里呈现的都是“银床”而并非只是一个“床”字。因此这儿硬要把“床”说成是“银床”就显得狡辩无理了。
那么还有的观点说是窗台,由于床能够通“窗”,当然我是没有看到这样通的。我没看到,并不代表就没有,不能以我之粗陋才智而臆断其有无。所以我查阅了一些资料,找到了一些比李白更早的诗人,看他们诗篇中的“床”是什么意思,有没有通“窗”的用法。但很遗憾我找了一圈,发现的确没有这个用法。
那么还有一种,也是呼声最高的说法,便是——“床”指的是胡床。胡床是古代人的坐具,也便是咱们今日所说的小马扎。
《礼记内则》:“爸爸妈妈舅姑将坐,奉席请何乡;将衽,长者奉席请何趾,少者执床与坐。”这儿的“床”便是胡床;
颜真卿在《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》中写道:“张公乃当堂踞床而坐,命仆居于小榻。”这儿的“床”也是胡床。
看到这儿,我信任知道很多人内心已经窃喜:没错了!便是胡床。
但是,不知道你注意没,上面这些“床”作胡床讲的例子都是在文章中,而并非在诗中。你或许会说:这有什么差异?那我来告知你,这儿面差异大了,文章字数较多,前后铺垫,互相呼应,读者很简略就理解文章中的“床”是胡床。而在诗词里,字数有限,言有尽而意无穷,往往考究用词精确,不会产生误解。所以在诗词里,“胡床”便是一个专有名词,而不需要用床来指代胡床。
闲倚胡床,庾公楼外峰千朵。——苏轼《点绛唇·闲倚胡床》
携扙来追柳外凉,画桥南畔倚胡床。——秦观《纳凉》
独倚胡床酒初醒。——刘光祖《洞仙歌·荷花》
所以假如“床前明月光”的“床”是胡床,那么李白这首诗应该直接写作——胡床明月光。
综上所述,这些所谓的争议都不建立。
“床前明月光”的“床”便是卧榻,便是睡觉用的东西。
曹丕《燕歌行》:明月皎皎照我床,星汉西流夜未央。
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床头屋漏无干处,雨脚如麻未断绝。
李商隐《端居》:远书归梦两悠悠,只有空床敌素秋。
从来没有人否定曹丕、杜甫、李商隐诗中的“床”是床,那么,为什么李白《静夜思》中的“床”就不是床了?
究其缘由,不过是“地上霜”三字引起。
那么咱们接着来看看,假如是床前,屋内地上或许有霜吗?这矛盾吗?
首先这儿的霜或许是真的霜。秋天,夜晚冰冷,“白露为霜”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这首《静夜思》是李白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(726年)九月十五日,创作于扬州旅舍,李白时年27岁。
李白其时住的旅舍条件或许不是很好,四面透风,屋里边温度很低,洒在地面上的水凝结成霜了。这是有或许的。
第二点,这儿的“霜”是一种比喻,将秋夜的月光比作秋霜。这在诗里就更常见了:梁简文帝萧纲《玄圃纳凉》诗中就有“夜月似秋霜”之句;唐代诗人张若虚在《春江花月夜》里,也有“空里流霜不觉飞”一句来写空明清澈的月光。
这儿诗人深夜被冷醒了,月光透过窗户也好透过墙壁的裂缝也罢,洒在床前就像秋霜相同。
但不管是哪种,这都是极其自然的描绘,是毫不矛盾的。
最后,为什么李白那么多诗,很多人却偏偏抓着这首诗不放?为什么这首尽人皆知的小诗却引发巨大争议?
我想了想,大概是由于这首诗不像李白的诗,李白的(其他)诗要么幻想瑰丽,雄奇豪放,要么言语绝妙,充溢浪漫主义色彩。而反观这首小诗,是那么平平无奇。所以总有人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略,这但是诗仙李白的诗啊。但其实大可不必!明人胡应麟就曾说:“太白诸绝句,信口而成,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。”
我国诗词短小而精悍,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力气。古人写诗最注重考究“炼字”。“炼字”即诗人运用简练、生动、宛转、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调配,从而使诗篇的意境愈加深远精妙,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愈加鞭辟入里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www.kyedu.net/zhishi/24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