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的典故
-
金凯成
听说有个学生问老师《红楼梦》里描写的大观园规模不小,里面一定有很多小路。为什么第三十八章菊花诗的创作只说“三径”?比如《为菊》诗说“坐香后有三路露”,“簪菊”诗说“短鬓寒染三路露”,“菊影”诗说“潜度偷入三路”等等。老师回答说,大观园的路,不一定每个路边都种菊花。也许种菊花只有三条路。再者,在古代汉语中,三和九可以用来表示多数,三多一点,九多一点。“三条路”也可能意味着多条路。
后来,学生们听了另一位老师陶渊明的《归来与归来》。在谈及“三径荒芜,松菊犹存”两句时,老师特意指出,“三径”是因陶渊明的名作而产生的典故,在后世的菊花诗中较为常见。学生们听完后,突然意识到以前的老师无知,理所当然地回答了问题。
事实上,“三条道路”的起源更早。李善在《海归文选》中引用了东汉赵琪的《三夫决录》,说西汉末年兖州刺史姜序退休了。“房子中间有三条小路,但杨忠和钟秋的行程,都没能逃过这个名字”。于是,“三径”成了隐士居所的别称。陶渊明写《归命》是因为隐居,其中“三径”是典故,小园子里未必有三径。初唐时,陆的《园日书怀》一诗,先言“仁者无中层,尚有重农之臣”,然后形容他的居所“草失三径,景移四周”。我们可以看到“三径”与隐居的关系。
然而,在陶渊明的《归归》中使用了“三径”之后,就与宋剧产生了关系。但是,松树在山野比较常见,山野的松树姿态优美,气度很强;所以不在园中写,就不会与“三径”相连。菊花的情况就不同了。主要生于园中,“圆明爱菊”以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著称,所以吟诵菊花常与“三径”联系在一起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上面提到的二老师说后世咏菊诗充满了“三径”,这是由于“去而复来”,这是可以的。如果能追溯到姜序的故事,说明陶渊明词中的“三径”渊源更早,当然更好。因为按照规矩,你不能忘记你的祖先。
在中国古代,格律诗(如格律诗、骈文)的使用要有章可循(广义上也包括词源)。作为一种创作体验,现在没有必要多加评论;因为不管评价结果如何,反正大部分作者已经不能再写古代格律诗了。少数人还对写旧体诗感兴趣,多是自娱自乐,不想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别人。
然而,古代诗文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和创作成果,仍然被许多人研究和欣赏。所以,从欣赏的角度来说,如何用典故来对待公务是值得一谈的。
一是诗歌创作中的“放下书袋”,堆砌典故。这种写法不能给人美感,也不能感染人。因此,即使在古代,也有很多批评,今天,当然不能欣赏。
还有一种情况,比如前人对杜甫诗“无词无源”的赞美,这种赞美对吗?举个例子。例如,在杜甫的诗“广阔的绿色伸展跨越齐和鲁,两个土地高。”,邱引用《子夜歌》说“寒衣未得”;“造物主赋予了这里所有神秘的自然优雅,而且?黎明和黄昏同时到来的一天。”两句,怨注引《庄子》“造化之始,阴阳之变”;"鸟儿在我紧张的眼睛前飞来飞去。"句中,仇注引自曹植的诗《归乔林》;在“登顶一窥,必看”这句话里,仇恨的音符引用了王宝的诗《太阳在极处依然是晴的》和沈约的诗《在极处的孤独的圆》;“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显得矮矮的。”句中,仇恨的音符引用了《世说新语》中王珏的一句话,“使建筑通顺,便可一览无余”,等等。从这些笔记中可以看出,邱确实是学过的;但是,如果我们这样去寻找诗中词的来源和出处,所有用语言文字写诗的人,无论新旧,都必然是“无词无出处”。因为他用的词大部分肯定是前人用过的。因此,像这样发现考据词的来源,与鉴赏无关。事实上,杜甫本人或其他诗歌作家是不可能有意追求这样的追求的。
使用隶书有三种主要情况值得欣赏:
01
第一种情况是抒情叙事婉约,有典故比无典故更适合表达。比如辛弃疾的《摸鱼》就用惜春伤春的比喻来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。夏雀用的是“长门之事,拟之礼误,有人嫉妒梅梅。“买女儿如买礼物,谁会抱怨这份情”“你不跳舞,你看不到玉环飞燕都是尘”等典故,表达了他因抗敌主张未能落实而嫉妒自己优秀才能的悲痛和愤怒,告诫嫉妒的人不会有好下场。从本文的相关对比可以看出,典故其实是一种隐喻,只是历史文化中的老故事被用作隐喻,其温和、讽刺的功能与常用的隐喻完全一致。新词中所表达的民族殇和个人失意,在当时的现实中显然很难直接表达出来,即使你敢说出来,也不会像这首那样婉约而有感染力。
02
第二种情况因典故而与历史文化相关,有相应的含义。比如王波《王腾馆序》的后半段,就表现出强烈的人才失落感,其中“山难越,谁为迷途者悲;萍水相逢,都是外地来的客人”,后面跟着“我什么时候可以当你的传教士?”“冯唐虽老,但李广却难封。贾谊留在长沙不是没有主;洪亮的逃海,是不是缺少明朝?”等等,叙说了古代人才的各种情况,表现出强烈的失落感。然而,一个像他这样的年轻人突然冲进了一个欢乐的事件。如果他只谈天赋失败的悲哀,与具体的情境氛围相悖是不合适的。于是,我马上写了几句有力的话:“是君子济贫,人才知命。当你老了,强壮了,你宁愿知道白脑袋的心;要穷且强,不要落入青云之志!”再有一串典故:“孟味高洁,无报国之志;阮籍疯了,为什么在路的尽头哭?”“没有办法的志愿军,等待弱冠的最后大军;心中有笔,穆宗羲之长风!”是先说两句不成功的人才,再说两句决心,所以有很大的起伏,这就是“老了”四句话的具体发挥。所有这些典故,不仅生动地展现了一位青年学者的失意和进取精神,而且由于这种学者心态与历史积累的丰富人生经验相通,使人感受到沉重的历史文化意义,从而诱发读者对过去的怀念。总的来说,《王腾亭集序》中很多典故的运用,手法娴熟,色彩丰富,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,值得玩味和欣赏。
03
第三种情况是典故本身构成了一个美好的形象,引起联想和想象。比如杜甫《秋兴八首》第七首中,作家对长安昆明池的回忆。昆明池为汉武帝所凿,其遗存于唐代至今。诗人晚年在夔州时,仍回忆起过去的长安之行。诗中对联写“织女机丝空在,石鲸鳞在秋风中动”,邱注曹丕《志怪》,“昆明池为二石人,东西相对,似牵牛花与织女”;又引自《西京杂记》“昆明池雕玉成鲸,每当雷雨呼啸,其尾动”,可见用旧典来形容昆明池的景观。但是,杜甫的诗并不是简单地用旧典,而是通过积极的形象思维和情感输入,将旧典融为新象,可以诱发不同读者的不同联想和想象。比如明代的杨慎说这两句是“野烟野草之忧溢于言表”,他又加入了后面两句说“开小差的情况有目共睹。杜甫诗歌之美,在于翻了古语”。清朝人钱说:“杜公与唐人叙汉事,揉其迹,故有、之言”,并把全诗概括为“自伤,远不见”。可见,不同的联想和想象也导致了不同的理解。唐代诗人李商隐也是一位善于用旧经典铸造新形象的大师,如“圣人庄子白日做梦,蝴蝶蛊惑,帝王春心啼杜鹃;”人鱼在月绿的大海上哭泣珍珠般的眼泪,蓝色的田野在对着太阳呼吸它们的玉“是这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一句名言,具有诱发联想和想象的作用。”“旧经意象”可以说是唐代诗人运用经典所提供的一种新体验。这一经历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很大;即使是现代新诗人也不妨灵活运用,或许有助于增添诗歌的历史文化内涵,使其更具欣赏趣味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www.kyedu.net/zhishi/32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