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首搞笑有才的古诗词

2首搞笑有才的古诗词

很多诗词都是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,而有的诗词则是从生活出发,用幽默滑稽的态度写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。


今天我就给朋友们献上2首搞笑有才的古诗词,相信会让你笑出声,心灵得到放松!

第1首:手把菱花仔细看,淋漓鲜血旧痕斑。早知面上重为苦,窃物先防识字官。

《聊斋志异》记载,清代康熙年间,有个读书人当小偷,被抓到大牢里,脸上被刺了个“窃”字,以儆效尤。

按照惯例,只要关上几天,脸上被刺了字,小偷就可以被放出去。


好巧不巧,碰巧遇上县太爷来到大牢检查囚犯。他看到秀才脸上的字,不由得眉头一皱,吐槽说:“不行啊,这个小偷脸上的‘窃’字是按照民间的写法来的,少了一笔,不是正体字,这不对劲。”

县太爷嘛,都是读书人出身。但是这个县太爷显然有种“强迫症”,看到写“异体字”就很不舒服。

所以,县太爷就下令:“那个谁,赶紧把这个小偷抓住,刮去他脸上的字,再重新刺字!”

刺完了字,小偷拿着镜子一瞧,脸上血痕累累,真是惨不忍睹。

小偷满脸无奈,当场吟诗一首:“手把菱花仔细看,淋漓鲜血旧痕斑。早知面上重为苦,窃物先防识字官。”


诗的意思很明白,菱花指的是镜子,镜子中映出了小偷脸上的斑痕。

“早知面上重为苦”,重这里是重复、再次的意思,指的是小偷被两次刺字的悲惨遭遇。

“窃物先防识字官”,这是小偷自怨自艾,说自己运气不好,因为偷窃而落到了“识字的县太爷”手上,遭了两次罪。

旁边的狱卒听到小偷吟诗,忍不住调侃着说:“想不到你居然是读书人,怎么当起小偷了?”

小偷笑着说:“读书人的事,能算偷么?我告诉你,我是少年学道志功名,只为家贫误一生。”

狱卒也是哈哈大笑:“你别在我跟前吟诗了,告诉你,你以后要是再小偷小摸,刺字之苦是免不了的,说不定还要把牢底坐穿呢!

所以呢,做人一定要守法,你是个读书人,更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啊!”


第2首:洗面盆为镜,梳头水当油。妾身非织女,夫岂会牵牛?

这首诗也和小偷有关。古代有个老百姓,有一天动了歪念,前去别人家偷别人的牛。

没想到,小偷刚刚得手不久,刚刚把牛赶出几百米,就被主人家发现了。


于是乎,主人家连忙追上来,把小偷送到官府。

本来这事情呢,是很普通的一件偷盗案。让人意外的是,小偷的老婆却击鼓鸣冤,还写了一首打油诗送到了县太爷的手上。

“民间女子也能写诗?”县太爷感觉十分神奇,一下子就产生了好奇之心,打开纸条一看,拍案叫绝:“这首诗写得滑稽,有趣,妙,妙极了!”

“洗面盆为镜,梳头水当油。”这两句具有生活化的场景,写的是妻子平日里艰苦过日子的情景。


妻子用洗脸盆做镜子,拿梳头后的水(头发有油脂)做油,可见简朴寒酸。

“妾身非织女”,这是说妻子没有织女的才华,没法织布赚钱,没法养家糊口。

这既是对前两句寒酸生活的总结和自责,说自己当妻子的没有本事,不能帮助家庭分担困难,也巧妙为下一句做了铺垫。

“夫岂会牵牛”,牛郎织女的传说家喻户晓。既然妻子不是织女,那么妻子的老公当然也不会是“牵牛郎”了。


显然,这里的牵牛一语双关,既指天上的牵牛星,也说丈夫不会牵走别人的牛。

这首诗有点强词夺理,毕竟小偷头牛是“人赃并获”,根本没法赖账。

但是县太爷看到诗歌的前两句“洗面盆为镜,梳头水当油”,对小偷一家的穷苦生活产生了怜悯之意,看到后两句“妾身非织女,夫岂会牵牛”,对小偷妻子的才华产生了佩服之意。

民间女子能够写出如此巧妙趣味的诗词,当真是了不起。所以,县太爷秉着怜才之心,就无罪释放了偷牛的小偷。

而且,县太爷还自掏腰包,拿出两吊铜钱,一吊铜钱送给被偷牛的失主,算是一点小补偿;一吊铜钱送给小偷妻子,稍微资助一下小偷的家用,告诫小偷下不为例,若有再犯,必须严惩。

小偷对县太爷千恩万谢,县太爷却笑了:“傻子,你不去谢自己的有才老婆,谢本官做什么?”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www.kyedu.net/zhishi/368.html

热门诗词

热门名句

朝代诗人

热门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