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水 古诗词赏析

雨水 古诗词赏析

雨水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。斗指壬;太阳到达黄经330°;每年公历2月18-20日交节。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,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。俗话说“春雨贵如油”,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,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。进入雨水节气,我国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,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,一幅早春的景象。

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

雨水 古诗词赏析



《春夜喜雨》

唐 杜甫

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

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

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。

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

《诗人是人类的感官》



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(公元761年)春。公元759年,唐军与安史叛军之间的邺城之战爆发,唐军大败,与此同时,华州及关中发生大旱,民不聊生。杜甫不得已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,几经辗转到了成都,在朋友严武的帮助下来到浣花溪畔,自己盖了几间茅草房子算是暂且安定的住所,这就是后世称“杜甫草堂”。

写这首春夜喜雨时,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。那首著名的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也是这个时期所作。

“好雨知时节”,在正需要雨水耕耘播种之时,雨就降下来了,这是好雨,是“知时节”的。由于成都地处四川盆地,“天府之国”的气候温和,雨量充足,一到春天虽然常常晚上下雨,但次日却又有明媚的阳光。所以好雨下在夜里,细雨随春风滋润万物,雨夜的黑映照江上点点渔火。

就在前两年,杜甫刚经历了华州的大旱灾,因此见到恰如其分降临的春雨,心中自然有着别样的复杂思绪。诗人盼望这样的“好雨”,喜爱这样的“好雨”。所以题目中的那个“喜”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,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(浦起龙《读杜心解》)。

诗人正在盼望春雨的时候,雨就及时下起来了,满心欢喜地称之为好雨。这样的好雨,让诗人喜得睡不着觉,倾耳细听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,再接下来,由于雨点细密,听不真切,生怕它停止了,所以出门去看,遥望出去云密夜黑,只见江上数点渔火。

见雨意正浓,诗人既是安心又是欢喜,更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,春色满城的美景。全诗无一喜字,却紧扣题目的喜雨,字字句句无不透着无限欢喜的心情。

意大利著名学者维科曾说:“诗人是人类的感官。”诗人拥有着敏感的心灵和敏锐的慧眼,能够洞察大千世界丰富多变的声色气味,能够把握人类复杂幽微的情感。

齐鲁望岳,西进长安,南下入蜀,辗转流离。老杜的一生不仅用他细腻的心灵去感受着时代的脉搏和民众的悲欢,还时刻体味和感受世间的美好。

当他将目光聚焦在烽火、离乱和流民的时候,他是沉重悲痛的;当他将目光转移到日常生活的时候,他又是轻盈欢快的。除了自嘲“万里悲秋常作客,潦倒新停浊酒杯”,他还爱看花:“桃花一簇开无主,可爱深红爱浅红?”;江畔寻花更是心情怡然自得:“黄四娘家花满蹊,千朵万朵压枝低。留连戏蝶时时舞,自在娇莺恰恰啼。”

杜甫能够以诗意的眼光去看待平常的生活,就能够敏锐地体味生命的多重韵味。作为诗圣,他不仅仅能够深切地体会时代的变迁和百姓的苦痛,还能够以敏锐的感官和心灵,去感受湖光山色、鸥鸟梁燕,去咀嚼平凡生活中蕴藏的美好情趣和深刻的感染力。

《赤枣子·风淅淅》

清 · 纳兰性德

风淅淅,雨纤纤。难怪春愁细细添。

记不分明疑是梦,梦来还隔一重帘。

《消愁在此季》

曾记否,盼望的春天犹如朱自清的笔下的模样。正如一位心理学学者的观点一样,大家对一件事情有期许,只会记得他的美好,或者叫做“光晕现象”,明亮的灯具关了近看多是污垢。

纳兰性德是多情的人,或许这也是写在他的人生波折坎坷后。但是很认同他对世界的更大层面的包容和真实面对。年少时多是岁月静好,多是少年愁滋味或是仗义疏财的意气风发和舍我其谁。时间的风沙太多掠过,眼前慢慢看淡。正像一位学者说的文学可贵的除了“美”还有一个珍贵的特质就是“悲悯”。

雨在下,雪在下,其实并没有悲伤的因素。只是这些敏感的人,做不到忘情。人过中年,更容易懂得那些现实主义诗人的作品,如杜甫对无法挽回的世界的执着和愚顽。

雨,风,还是肆意汪洋。强壮自己的纤弱神经,让这些自然之赏赐回归纤美、精致、宏大、不朽,人为精灵。祈祷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www.kyedu.net/zhishi/405.html

热门诗词

热门名句

朝代诗人

热门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