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简介
-
很有哲理但只有28字
唐宋八大家究竟包括哪几个人?是文学史上的一道文学常识题。唐宋八大家其实有六个是出现在宋朝的。唐朝只有韩愈和柳宗元入选,宋朝则有多达六个人,分别是苏轼,苏辙和苏洵、欧阳修、曾巩,还有一个王安石。 在这里面是很有意思的,其中有两个人是…
-
春天的古诗
一、天净沙·春 白朴 〔元代〕 春山暖日和风, 阑干楼阁帘栊, 杨柳秋千院中。 啼莺舞燕, 小桥流水飞红。 二、春日忆李白 杜甫 〔唐代〕 白也诗无敌,飘然思不群。 清新庾开府,俊逸鲍参军。 渭北春天树,江东日暮…
-
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。
花非花,雾非雾。 夜半来,天明去。 来如春梦几多时? 去似朝云无觅处。 这首《花非花》为白居易所作,朦胧之美,笔触轻盈,却蕴含很深的寓意。 其实白居易是个很矛盾的人,字乐天,说明有乐天的性格,诗句里也羡慕过无拘无束、放荡不羁的生活,但是白…
-
人生不可不读的十首古诗词
蒹葭先秦: 佚名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。蒹葭萋萋,白露未晞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。溯洄从之,道阻且跻。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坻。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。溯洄从之,道阻且右。溯游…
-
雍端年十三,不识六与七
翻阅中国古典诗词文学史,我们能够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。这些在文学史上取得鼎鼎大名的诗人,词人或者文学家通常家运不会绵延太久。也就是说,如果父亲的文学成就很大,孩子或者第三代的子孙们,取得和它相等成绩的很少很少。 当然也有例外。比如…
-
关于蝉的古诗三首。
关于蝉的古诗三首。 1、六月初七日,江头蝉始鸣。石楠深叶里,薄暮两三声。催衰鬓色,再动故园情。西风殊未起,秋思先秋生。——《早蝉》-雍裕之。 2、高蝉旦夕唳,景物浮凉气。木叶渐惊年,锦字因络纬。稍断当窗梦,更凄临水意。清香笋蒂风,晓露莲花泪…
-
艺术上颇具特征的诗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期望,都会为完成期望竭尽全力!学习共享《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》《送刘司直赴安西》,体会作者情感。 首先来学习李白《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》,此诗运用托物言志,借事抒怀两种写作方法,使此诗形象生动,寓意深邃。它们既囊括了原物、…
-
告白古诗令人心动
前几日,偶然看到一句话,“陪同才是最长情的表达”,一袭感动,奔驰而过,无需更多的言语表达,无需更多的颜色点缀,默默的陪同,亦是人间最好的真情表达。 鲜花铺陈,浪漫花事,一句海枯石烂,再句地老天荒,那么多信誓旦旦的许诺,炫彩夺目。这些表达的古诗词…
-
古诗中的野菜与春天
“等闲识得春风面,姹紫嫣红总是春”。春回大地,草长莺飞,蒸蒸日上。野菜与春天相约归来,打开了人们鲜美爽口的味蕾,也唤醒了文人雅客的诗情。 荠菜是不畏严寒的,当雪还未完全消融、别的野菜还不见踪迹的时分,田畦阡陌已透出它点点的嫩绿。荠菜味美鲜香…
-
这首诗歌36个字重复它却成为千古名作。
唐诗宋词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出名的文化作品形式。而中国历史悠久,文化源远流长,在唐宋之前,人们也有自己的文化形式,比如《诗经》便是很好的证明。 《诗经》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开端,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(前11世纪至前6世纪)的诗歌…
-
雨水 古诗词赏析
雨水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。斗指壬;太阳到达黄经330°;每年公历2月18-20日交节。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,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。俗话说“春雨贵如油”,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,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。进入雨水节气,我国北方地…
-
悲秋思乡古诗
说着说着已经到腊月了,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要过年了。在外奋斗在外奔波的我们也要开始计算回家的日子。今天的我们面临春运也会遇到很多的也会遇到很多的难题,但是再大的困难也敌不过一颗急切的回家的心! 那是我们的家。那是我们少年是成长的地方,那里有我们最…
-
他用28字,却写尽了雨夜之思
谈到写雨夜的唐诗,我们首先可能会想到李商隐的《夜雨寄北》。“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”这是李商隐在唐诗当中最柔情的表达,全诗充满清丽之美,脍炙人口。虽然跨越千年,依然是我们在雨夜最容易想起的唐诗诗句。再…
热门诗词
热门名句
- 稻根科斗行如块,田水今年一尺宽
- 离心何以赠,自有玉壶冰
- 白露横江,水光接天
- 那作商人妇,愁水复愁风
- 乘我大宛马,抚我繁弱弓
- 羞日遮罗袖,愁春懒起妆
- 芙蓉如面柳如眉,对此如何不泪垂
- 六月禾未秀,官家已修苍
- 萋萋春草秋绿,落落长松夏寒
- 桑之未落,其叶沃若
朝代诗人
古文典籍
- 「诗经」
- 「论语」
- 「史记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传」
- 「左传」
- 「大学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书」
- 「礼记」
- 「周礼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吴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庄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书」
- 「汉书」
- 「晋书」
- 「素书」
- 「仪礼」
- 「周书」
- 「梁书」
- 「隋书」
- 「陈书」
- 「魏书」
- 「孝经」
- 「将苑」
- 「南齐书」
- 「北齐书」
- 「新唐书」
- 「后汉书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马法」
- 「水经注」
- 「商君书」
- 「尉缭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书」
- 「旧唐书」
- 「三字经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韬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国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伤寒论」
- 「反经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谭」
- 「弟子规」
- 「金刚经」
- 「论衡」
- 「韩非子」
- 「山海经」
- 「战国策」
- 「地藏经」
- 「冰鉴」
- 「围炉夜话」
- 「六祖坛经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简」
- 「资治通鉴」
- 「续资治通鉴」
- 「梦溪笔谈」
- 「旧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经」
- 「四十二章经」
- 「吕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训」
- 「三十六计」
- 「徐霞客游记」
- 「黄帝内经」
- 「黄帝四经」
- 「孙子兵法」
- 「孙膑兵法」
- 「本草纲目」
- 「孔子家语」
- 「世说新语」
- 「贞观政要」
- 「颜氏家训」